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评测体验 » 新服务 » 正文

特斯拉中国区总裁:将建比美国更多超级充电站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  来源:21世界经济报道  浏览次数:1410
核心提示:2014年Tesla预估全球交付35000辆车,比去年同比增长超过10000辆,当中含中国的交付。在第二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,Tesla全球副
 “2014年Tesla预估全球交付35000辆车,比去年同比增长超过10000辆,当中含中国的交付。”在第二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,Tesla全球副总裁、中国区总裁吴碧瑄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,“中国还在起步阶段,现阶段首要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,如扩大全国售后服务中心和充电站网络等。”

  吴碧瑄认为,在充电桩的建设上,“充电桩未必都要我们自己建。实际上在美国,Tesla的充电桩自己建得不多,更多的是通过和商业地产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建设。”

  对目前广受关注的专利公开计划,吴碧瑄认为Tesla希望透过开源让更多人参与研发电动车技术,进一步推动电动车发展。“目前的框架是开放所有专利,具体细节会稍后公布。”

  Tesla的当务之急

  《21世纪》:Tesla会考虑在中国设生产工厂?有具体的合作意向伙伴?

  吴碧瑄:我们会在未来三到四年之内,考虑在中国本土生产。但这是第二步的事情,当下我们第一步是要确保在中国市场有一个很好的开端,当务之急是把我们的维修服务网络和充电设施网络做好,让我们的用户有很好的体验。当我们打开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,我们才会去考虑下一步,即在本地生产。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合作意向伙伴。

  《21世纪》:Tesla的维修服务网络和充电设施网络建设到了哪个阶段?

  吴碧瑄: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各建了一个维修服务中心,但未来随着我们销售网络而扩大。我们会加大投入,扩建越来越多的维修服务中心。今年,我们会进入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重庆、杭州,希望能在今年秋季之前在这些城市分别建一个维修服务中心。

  相比维修服务中心网络,充电设施网络的建设难度更大。我们的充电设施网络,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两个系统。就充电桩而言,在北京,我们办公室和展厅的地下停车站已经有充电桩,但与需求相比这是远远不够的。我们的基本理念是,充电桩未必都要自己建,可以通过社会合作模式来建。

  以社会化方式建设充电桩网络

  《21世纪》:怎样通过社会合作的模式去建充电桩网络?

  吴碧瑄:首先我们在和大的商业地产集团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,建设充电桩网络,客户在购物或小区停车时充电。我们也在与银泰和SOHO等商业伙伴谈这种合作模式。

  其次,在美国,很多企业,比如苹果(90.83-0.08-0.09%)、Google这些科技企业,都会在它们的工业园区的停车场,为员工建很多的充电桩。员工为此会早一点来公司,因为需要抢充电桩的位置。虽然建充电桩对企业来讲会付出一定的成本,但成本较低,鼓励更多的员工去选择电动汽车,同时早一点来公司,这正是公司乐于看到的事情。

  此外,在中国,我们看到更多的社会化建设模式涌现出来。例如,有一位叫宗毅的车主,只要有人愿意提供建充电桩的场所,免费给别人充电,那么宗毅会通过捐赠,为车友们提供与安装充电桩。他已经在天津、济南、徐州和上海自发地帮我们建了很多充电桩。我们也在和这些自发的志愿者们联系,也愿意免费提供我们的充电桩,鼓励他们去做这件事情。

  《21世纪》:此前,国家电网想建充电桩设施网络,Tesla有没有考虑与他们合作?

  吴碧瑄:我们开电动车,其实在公司充电特别好。我们肯定是要去公司,在公司要呆七八个小时。车本来就是要停的,在车库停车时把电充上了。同时,公司本来就有停车位,只要把电线布好了,建好充电桩就可以了,不要再拿出专门的土地资源,所以我们需要向政府建议,怎么样去鼓励更多的停车场建装充电桩。我觉得电动车和传统烧油车最大的不同,就是电是无处不在的,所以如果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去做,效果更好。

  纽约州政府就出台了一个政策,要求30%的停车位必须事先布线,新的要先布线,旧的要改造。这样的政策,对电动车的推广作用很大。我也刚看到北京市朝阳区也在推这样一个政策,要求新建停车位必须要把电路配到位,方便充电桩的建设。这就好比当年宽带入户,如果政府愿意去推动这件事,把它变成一个标准。

  《21世纪》:充电桩的建设现在没有统一的标准,Tesla的充电桩是否也使用其他品牌的电动车?比如我没办法让公司的人都买Tesla,那么比亚迪的车是不是也可以充?

  吴碧瑄:我们愿意跟任何的标准去对接,现在国内的充电桩标准不够统一,的确是一个挑战。深圳、上海和北京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,但我们愿意配合推动统一标准的出台。

  超级充电站并未完全靠太阳能

  《21世纪》:标准的出台是漫长过程,在中国建设超级充电站(SUPER CHARGER),Tesla是怎么考虑的?

  吴碧瑄:我首先澄清对超级充电站的一个误解:我们并不是像某些人误解的那样完全依靠太阳能。在超级充电站中,太阳能只是作为一个补充,电站系统还是要接到电网上的,这样充电系统才能为客户提供稳定的电源。在这个过程中,太阳能电池本身具有蓄电能力,可以平衡电网使用的峰谷,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。所谓超级,是说电站的充电效率高,充半个小时,大概可以跑240公里左右。

  我们在中国已建了三个超级充电站,今年4月在上海的嘉定和金桥建了两个,另一个在北京的酒仙桥。

  但是现有的充电站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,在未来中国主要的大城市,都会建设超级充电站。我们已经在美国建了100多个超级充电站,我估计中国市场打开之后,充电站的数量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。

  在美国城市里,很多人家里有固定停车位,所以自己装充电桩是比较方便的。商业机构也提供可以补充的充电桩,满足日常的充电需求大体上就够了。在市区,并不需要去建超级充电站,因为超级充电站是快充,所以基本上它是建在城际之间,满足长途需求。

  中国与美国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,中国的城市是比较拥挤的,人口密度比较高,很多人都住在高层,也有很多人没有固定的停车位,所以中国的超级充电站需求可能远远超过美国。因为不仅要解决城际之间的问题,还要解决城市市区的问题。我们可能会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,去建超级充电站。

  《21世纪》:建设一个充电站需要投入多少?Tesla计划在中国建多少充电站?

  吴碧瑄:从我们已经建成的案例来看,每个充电站占地大概200平米,这是土地成本,其他成本还包括变压器、蓄电池以及投运后的电费等,整体算下来成本是比较高的,其中最高的可能是土地成本,现在大城市的土地都是寸土寸金。

  我们在上海的两个超级充电站,在土地租赁上当地政府给了很大支持,费用是比较优惠的。

  在美国建超级充电站,常常商家以很低廉的甚至免费的价格给我们提供土地,因为大家在很大程度上把超级充电站当成一个公益事业。

  同时,我们超级充电站的技术标准,也愿意开放给其他厂家。我们是愿意跟它们合作,合作的机制多种多样,可以在成本上分摊。我们希望建成后,超级充电站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高。

  至于说要建多少个,现在不好说,今年我们所去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建,在秋季前所有的地方都会有我们的维修点和超级充电站。

  供应链将投入20亿美元

  《21世纪》:Tesla的电池此前主要由松下(7.240.000.00%)提供的,有报道说,Tesla自己要自建电池厂?

  吴碧瑄:这可能是误解,我们没有说自己建电池厂。我们说要建一个园区,希望我们与电池相关的配件供应商,集中在一起。它们分别来自美国、澳洲、日本,这种分散的局面效率不高,希望把它们集中在一起,至少电池组装是在一个地方。以此保证我们的供应链更有效,更低成本。为此,我们到2015年底的投入是20亿美元。

  《21世纪》:Tesla在电池方面最核心的技术是电池管理系统,具体核心在哪里?

  吴碧瑄:它利用了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,其概念是这样的:数据中心把电池连在一起,保证可以均匀地去充电,如果其中有电池坏掉了,它可以把剩下的电均匀地放在其他的电池上,使得整个电池组的效果非常好。将来如果去维修,只需要把坏的电池拿出来,换成新的,整个维修成本也会降低。

  开放所有专利意指什么?

  《21世纪》:介绍一下Tesla公开专利的计划,为什么要公开?专利公开的范围怎么界定,包括你们的电池和电池管理技术吗?专利技术申请人的范围和资格有要求吗?

  《21世纪》:您曾经说过,从功能上,未来的Tesla不仅是交通工具,更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载体。对此,Tesla预计会有多少投入?  吴碧瑄:Tesla使命是加快推动可持续交通,致力于让更多人改变驾驶汽油车的习惯;公开专利,是因为希望透过开源让更多人参与研发电动车技术,进一步推动电动车发展。目前的框架是开放所有专利,具体细节会稍后公布。

  吴碧瑄: 我们车上有无线和3G,可以上网,可以远程地输送软件,在美国跟facebook和Google都是连接的,当然在中国现在还不行。但是我想美国既然已经做了,不久的将来我们在中国肯定也希望加入这些功能。

  以后汽车本身就是一个移动终端。不仅是Tesla,而是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:更智能化。我所谓的移动终端,跟中国的车联网、物联网的概念是一样的。我们未来会持续不断地对此投入,但现在很难说具体Tesla会投入多少。

 

如果您认为此信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将相关资质证明和您的权利要求发送至 info@chinainout.com , 中国进出口网工作人员会尽快回复处理!本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转载本站资讯,请注明出处。

 
[ 评测体验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评测体验
点击排行
 
网站首页 | 免责声明 | 付款方式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网站留言 | RSS订阅 | 豫B2-20030028-28
HomeSite | Payment | About Us | Contact | Agreement | Copyright | Sitemap | Spread | Guestbook | RSS Feed